聯系人:李經理
電 話: 400-6150-858
手 機:15064577733
郵 箱:lklyhg@lklyhg.cn
網址 : www.pokerdw19.com
地 址:山東省龍口市徐福街道洼里煤礦南
2021年7月2日,以發展機構知識能力和知識管理能力為目標,快速實現對本機構知識資產的收集,長期保存,合理傳播利用,積極建設對知識內容進行捕獲,轉化,傳播,利用和審計的能力,逐步建設包括知識內容分析,關系分析和能力審計在內的知識服務能力,開展綜合知識管理.
近年來分析化學的進展,也充分反映在土壤的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工作中.新的儀器分析方法使土壤和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趨于自動化,能夠大規模地,快速而準確地進行分析,避免了繁瑣冗長的分析過程和艱辛的操作.這不只是提高工作效率問題,由于分析速度快,積累的數據相應增加。
鋅,銅,鐵,錳是植物必須的微量元素,在植物體中主要是生命活動的活化劑以及組成酶,輔酶的成分,它們的作用較多且強,如果缺乏就可能成為限制因子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.植物所利用的微量元素主要來自土壤,因此能夠及時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合理施肥就顯得尤為重要,而進行土壤有效養分的測定正是合理施肥的基礎.我國傳統的土壤有效鋅,銅,鐵,錳的測定采用常規方法,酸性土用0.1mol·L-1的鹽酸溶液,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通常采用DTPA浸提劑.DTPA浸提土壤是非平衡體系,土樣細度,重量,土液比例,振蕩強度,振蕩時間,浸提溫度,浸提劑pH值等都應標準化,且浸提時間長,對大批量樣品來說效率低,分析結果難于及時指導農業生產實踐.我國科學工作者相繼引進了國外的土壤養分狀況系統研究法(ASI法)和Mehlich3法(M3法)等聯合浸提劑并作了相關研究. 本研究選用ASI法和M3法對我國北方四種主要農田耕地土壤褐土,潮土,棕壤和黑土進行有效鋅,銅,鐵,錳的浸提,與DTPA法的測定值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差異性比較,并且結合Tessier多級連續提取法對ASI法和M3法的浸提特征進行了初步探討,同時進行了盆栽試驗以檢驗ASI法有效鋅,銅,鐵,錳測定值與植物吸收的相關性,來探討ASI法在我國北方四種主要農田土壤上測定有效鋅,銅,鐵,錳的適用性.